實驗目的
開發新型止血材料:制備一種雙組分納米和微纖維氣凝膠(NMA),結合聚乳酸(PLA)納米纖維和聚己內酯(PCL)微纖維,通過優化其機械性能和孔隙結構,實現對深部交界性出血的高效控制。
性能驗證:通過體外和體內實驗,驗證NMA的快速形狀恢復能力、高血液吸收率、凝血效率及機械穩定性,并與市售產品(XStat®和QuikClot® Combat Gauze)進行對比。
動物模型驗證:在豬的致死性交界性出血模型中評估NMA的即時止血效果、生存率及無再出血特性。
實驗步驟
1. 氣凝膠制備
納米纖維(PLA)制備:
靜電紡絲:將PLA溶解于二氯甲烷(DCM)和N,N-二甲基甲酰胺(DMF)混合溶液中,加入Pluronic F-127增強親水性,通過靜電紡絲(電壓15–18 kV,流速0.6–0.9 mL/h)生成納米纖維膜。
等離子處理與冷凍切割:納米纖維膜經空氣等離子清洗機Harrick PDC-001-HP處理后,使用冷凍切片機切割成短纖維(長度60 μm、30 μm、20 μm)。
微纖維(PCL)制備:
濕法紡絲:將PCL溶液通過3D打印多針頭擠出至乙醇凝固浴中,形成微纖維束。
切割與分散:微纖維經液氮冷凍切割后分散于水中。
氣凝膠組裝:
將PLA納米纖維和PCL微纖維按50:50重量比混合,加入1%明膠顆粒,均質化后注入圓柱形模具,冷凍干燥(-80°C,12小時)。
交聯處理:使用2.5%戊二醛蒸汽交聯6–18小時以增強穩定性。
2. 物理表征
形貌分析:
SEM(FEI Quanta 200):觀察氣凝膠表面和截面的纖維交織結構與孔隙分布。
Micro-CT(Bruker SkyScan 1276):三維重建氣凝膠孔隙結構,分析開放孔與閉合孔比例。
機械性能測試:
壓縮測試(Instron 5640萬能試驗機):評估氣凝膠在不同應變(20%–90%)下的壓縮力、彈性模量及循環壓縮耐久性。
流體動力學模擬(ANSYS 2024):分析NMA和XStat®的血液流動分布及壁面剪切應力。
3. 體外止血性能評估
血液吸收測試:測量氣凝膠在接觸血液后的吸收速率和容量,并與XStat®對比。
凝血實驗:
凝血指數(BCI):通過分光光度計(Multiscan™ FC)測定凝血效率。
血小板和紅細胞黏附:SEM觀察血細胞在氣凝膠表面的聚集與活化狀態。
凝血途徑分析:測定凝血酶原時間(PT)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(aPTT)。
4. 體內動物實驗
豬模型建立:
手術步驟:對約克夏豬(體重41 kg,n=5)行脾切除術、膀胱造瘺術,并橫斷右股動靜脈模擬致死性出血。
分組處理:對照組(無治療)、XStat®組、QuikClot®組、NMA組。
止血效果評估:
生存率與出血量:記錄180分鐘內生存率及術后出血量。
血流動力學監測:監測平均動脈壓(MAP)、心率、血氣分析等指標。
儀器名稱 | 用途 | 型號/供應商 |
等離子清洗機 | 用于增強氣凝膠表面的活性,促進交聯反應 | PDC-002-HP 邁可諾 |
關鍵結論
NMA在豬模型中實現了100%生存率、即時止血(5秒內形狀恢復)及無再出血,其機械性能(韌性2061 KJ/m3)和血液吸收速率顯著優于市售產品,為戰場和緊急醫療中的深部出血控制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。
論文引用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5-57836-0
Harrick等離子清洗機
Harrick等離子清洗機是臺式等離子處理設備領域,專為實驗室和研發用途而設計,被5000多篇技術文章和近200項ZL引用,廣泛應用于表面工程應用,包括表面清潔、表面化學改性、PDMS鍵合、粘合前的表面準備,以及通過活化、接枝和表面涂層對聚合物和生物材料進行表面處理。我們一共有3款型號可供選擇,標配為派瑞克斯玻璃艙,可選配高純度石英艙,射頻頻率是13.56MHz。
Part 1設備展示
#等離子 #等離子清洗機 #實驗室設備 #微流控 #PDMS鍵合 #表面改性 #生物醫學 #微納加工